分類“專家風采”的內容
-
為了祖國的材料事業無私奉獻一生,讓我難忘的幾件事
2020/11/8 17:32:40 人評論 次瀏覽曾蘇民這個人工作從來都是兢兢業業、任勞任怨、不辭辛苦,干事不管遇到天大的困難和壓力,都阻擋不了他要干成事的決心。遠在60年代,那時無論是國際環境還是國內環境,都是非常艱苦的。國際上,蘇聯撕毀合同,撤走專家,給我們帶來了極大的困難,所留下來的一切只有靠我們自己… -
為國防軍工材料奉獻一生,無私奉獻、勇于擔當、默默無聞
2020/11/8 8:45:19 人評論 次瀏覽斯人已去,風范長存,時間一轉眼過去了五年,2015年11月8日是父親離開我們的日子,也是值得緬懷的日子,他的科學務實精神永遠活在我們心中。特別是在目前國際環境惡化、中美關系不確定因素加強,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對關鍵核心技術、材料實行封鎖、制裁,讓我們深深感受到我… -
上海應用大學徐春教授深耕產學研合作廿余載,一路行來一路歌
2020/4/1 8:00:49 人評論 次瀏覽疫情期間,上海應用技術大學材料學院徐春教授已與企業簽約兩項技術合同,同時一如既往與企業多次交流技術問題,堅持進行實驗與研究,不耽誤企業寶貴的生產進度,為科學戰“疫”貢獻力量。徐春教授指導學生(資料圖)有著深厚產學研工作經驗的徐春教授,作為一名金屬材料及成形… -
“中國超級鋼之父”王國棟院士:為大國重器研發“超級鋼”
2020/3/12 8:23:38 人評論 次瀏覽翻開日歷,2016—2018年,他每年約有1/3的時間奔波于下企業解決技術問題、參加項目論證、參加行業會議做技術交流……這位被譽為“中國超級鋼之父”的科學家,還在不斷攀登,征服一個又一個科研項目的頂峰。向上的路難走,他卻初心不改,忙中自樂。接受采訪時,王教授的手機不時… -
山東省推進新舊動能轉換項目落地現場觀摩會 走進南山航空材料產業園
2018/12/3 17:19:17 人評論 次瀏覽山東省推進新舊動能轉換項目落地現場觀摩會 走進南山航空材料產業園11月26日至29日,山東省委、省政府舉行推進新舊動能轉換項目落地第一次現場觀摩會,先后觀摩威海、煙臺、青島、濰坊4市自2017年以來,特別是全省招商引資招才引智工作會議以來新上項目,推動新舊動能轉換重大… -
走進協會之專家風采——彭國勝
2018/11/22 10:31:19 人評論 次瀏覽1、主要研究經歷2、專業技能 -
紀念師昌緒誕辰百年 | 李依依:我們敬愛的材料科學家師昌緒先生
2018/11/16 9:07:10 人評論 次瀏覽師昌緒先生文 | 李依依2018年 11月 15日是師昌緒先生百年華誕的日子,“一心為國,兢兢業業”,這是師昌緒先生一生的真實寫照。在半個多世紀之間,與師先生接觸良多,先生為中國的科學事業奮斗了終身,其業績令人欽佩,其為人之精神品格永遠值得我們學習,是我們一生學習的楷?!?/div>王華明院士:我國激光3D打印技術的帶頭人
2018/10/19 9:28:29 人評論 次瀏覽看著自己的3D打印作品像小樹那樣一毫米一毫米地生長,是一個非常美妙的過程。一層激光照下去,一層粉末就會迅速液化然后固化成形,層層疊加。2013年之后,我們慢慢從打印投影面積5平方米的零件,到今天打印投影面積超過16平方米的零件?,F在,看著自己制造的零件可以上天入海,…師昌緒誕辰100周年在即:兩院元勛,三世書香,一介書生,國之棟梁!
2018/9/29 9:23:43 人評論 次瀏覽師昌緒,我國著名材料科學家、戰略科學家,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資深院士,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2014感動中國年度人物。100年前的1918年出生,4年前的2014年逝世。96年的縱橫人生,筆者認為師昌緒前輩幾乎是材料科學家中最杰出的代表?;貒D難01但仍艱難回國 赤子心中…中國各省籍院士統計表,你們省有幾個院士?
2018/9/27 9:53:29 人評論 次瀏覽根據相關統計,截止2017年1月我國各省培養的科學家在國內外院士的入選情況,其中江蘇省共培養了498人位國內外院士,浙江省培養了425位國內外院士,這兩個省培養院士的總和達到了923人,占到所有院士總人數的35%左右。江浙兩地確實出了不少學術性人才。在江浙之后基本上是廣東,…導彈零件焊接大師,我在航天“縫”導彈
2018/9/19 9:25:11 人評論 次瀏覽王鋒導彈零件“縫合”大師導彈,國之利器,捍衛著祖國和人民的安全,每一次發射升空,都肩負著光榮而神圣的使命。導彈部分零部組件的連接,需要高質量的焊接,某一個焊接點不達標,將直接影響導彈的發射成功。王鋒用一把氬弧焊槍使導彈的各零部件縫合得“天衣無縫”,實現完美…人物 | 中南大學金展鵬院士:他是中國的霍金,輪椅上飛翔的“中國金”……
2018/9/14 15:21:27 人評論 次瀏覽凜冽的寒風中,這位老人正趕往實驗室每天清晨,校本部都有他的身影輪椅上的他日復一日,風雨無阻過去的20年他全身能動的只有脖子以上的部位坐和躺是他僅有的兩種生活姿態只要有一個腦袋在,就要思考和創造若要問“怎樣的精神可以撐起一所大學”或許這位老人的故事可以給你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