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的
為規范公司產品和設備液壓系統安裝、拆卸,保證液壓系統安裝質量,特編制本文件。
適用于公司生產的所有裝有液壓系統的產品和設備。
3.1 所有重量超過15kg的元件、部件、臺架和設備,必須能方便的起吊。
3.2 油箱、泵站、閥塊、閥架、蓄能器和冷卻器架的安裝,管路的最終安裝,近旁不允許進行噴砂,打磨等環境污染作業。
3.3 液壓元件內部清潔度都應符合JB/T7858-2006《液壓元件清潔度評定方法及液壓元件清潔度指標》的規定(清潔度標準見表一),外購元件應有清潔度合格證,否則應重新清洗后方可使用。
3.4 構件焊接的焊縫質量要求達到GB3323-82中Ⅲ級。
3.5 油箱的焊縫質量要求達到GB3323-82中Ⅱ級。
3.6 管道的焊縫質量要求達到GB3323-82中Ⅰ或Ⅱ級。
3.7 盡可能采用水平焊接,允許用立焊,但不允許用仰焊。
3.8 各種液壓元件的連接螺栓都應用測力矩扳手來擰緊,擰緊力矩見表三。
3.9 裝配時零件間的接縫應平整,不得有明顯的錯邊。
4.1 技術資料的準備與熟悉
液壓系統圖、電氣原理圖、管道布置圖、液壓元件、輔件及管件清單和有關樣本等要備齊,并在安裝前對其內容和要求都應熟悉和了解。
4.2 物料準備
按液壓系統圖和元件清單,由倉庫領出液壓元件等物資,領用時要注意質量,凡有破損和缺件的液壓元件和壓扁的管子,均不應領出。壓力表領出后應經校驗,避免產生調試誤差。
4.3 元件和管件質量檢查
液壓元件性能和管件的質量直接關系到系統工作的可靠性和穩定性,故在安裝以前應再次檢查質量。
4.3.1外觀檢查與要求
4.3.1.1 液壓元件
1) 領出的液壓元件型號,規格必須與清單一致;
2) 查明液壓元件保管期限是否過長,若過長要注意元件內部密封件的老化程度;
3) 元件上的調節螺釘,手輪,鎖緊螺母等應完整無損;
4) 檢查液壓元件所附帶的密封件外觀質量是否符合要求;
5) 板式連接元件,閥安裝底板的連接平面應平整,其溝槽不應有飛邊、毛刺、棱角、不許有碰磕凹痕;
6) 螺紋連接件的連接口處不準有毛刺和碰磕凹痕;
7) 檢查油道內部是否清潔,特別是鑄造孔的毛坯面;
8) 電磁閥的電磁鐵應工作正常;
9) 各液壓元件上相配的附件必須齊全;
10) 油箱內部不準有銹蝕,附件應齊全,安裝前應清洗干凈。
4.3.1.2 管子和管接頭
1) 管子的鋼號,通徑,壁厚和接頭的型號規格及加工質量都要符合設計規定,所用管子有下列情況之一者,不準使用:
a. 內外壁面已腐蝕或顯著變色;
b. 有傷口裂痕;
c. 表面凹入;
d. 表面有剝離層或結疤。
2) 所用接頭(包括軟管接頭)若有下列情況之一者,不準使用:
a. 螺紋和O型圈溝槽棱角有傷痕,毛刺或斷絲扣等;
b. 接頭體與螺母配合松動或卡澀。
4.3.2液壓元件拆洗與測試
系統中安裝的液壓元件如在運輸中或庫存時不慎以致內部受污染,或庫存時間過長密封件自然老化,勢必將造成系統故障,因此,在元件安裝前應根據情況進行拆洗。如有條件,應進行測試。
4.3.2.1 拆洗
液壓元件拆洗時拆洗人員必須熟悉元件的結構和工作原理并具備維修元件的經驗,不符合使用要求的零件和密封件必須更換。
1) 分解液壓件應在符合國家標準的凈化室中進行,一般不允許液壓件的裝配間和機械加工車間或鉗工車間處于同一室內,若受條件限制應將液壓件裝配間隔離。
嚴禁在露天、棚子、雜物間和倉庫中分解和裝配液壓件。維修人員應穿戴纖維不易脫落的工作服,工作帽,不準用棉紗等類松散纖維,以防纖維、灰塵、頭發、皮屑等散落入液壓系統,造成人為的污染。
嚴禁在火源附近拆裝液壓件,維修人員也不得在拆洗、安裝工作點附近及維修間內吸煙。
2) 拆卸前必須知道拆卸順序和方法,不許亂拆亂卸,嚴禁破壞性拆卸。拆卸時不得損壞零件,并記住每個零件的安裝部位,有圖紙的應參照圖紙進行核對。
3) 允許用煤油、汽油以及和液壓系統牌號相同的液壓油清洗,但不得用和液壓系統牌號不同的液壓油清洗。
4) 清洗后的零件不準放在土地、水泥地、地板和鉗工臺上,也不得直接放在液壓系統牌號不同的液壓油中清洗。
5) 清洗后的零件必要時用清潔干燥的壓縮空氣吹干。
6) 已清洗過但暫時不裝配的零件應放入防銹油中保存。
7) 裝配時切勿把零件、密封件錯裝或漏裝,盤狀零件不要裝反,上下不要顛倒。緊固螺釘力矩要均勻,并符合元件廠的規定。禁止用鐵制榔頭敲打零件的金屬表面,必要時允許用木錘、銅錘、銅棒或橡皮錘敲打。
8) 已裝配完的液壓元件,暫不進行總裝時,應將他們所有的進出油口都要用塑料塞子堵住,并用膠布或膠帶封住,以防臟物侵入元件內部。
4.3.2.2 測試
對拆洗過的元件應盡可能進行試驗。
1) 液壓泵、馬達要測試其額定壓力,流量時的容積效率;
2) 液壓缸應測試其內外泄漏,緩沖效果和最低起動壓力;
3) 方向控制閥應測試其換向狀況、壓力損失和內外泄漏;
4) 壓力閥應測試其調壓狀況,開啟和閉合壓力,外泄漏;
5) 流量閥應測試其調節狀況,開啟和閉合壓力,外泄漏;
6) 冷卻器要通水和通油檢查密封狀況。
每個被測試元件均應達到規定的技術指標。已測過的元件要用塑料堵頭封住油口,整個元件外包塑料布。
5.1 軟管安裝規定
安裝前,每根軟管必須用干燥清潔的壓縮空氣吹干凈,并把管接頭兩端用塑料布包扎,扣壓軟管兩端用金屬堵頭封堵。
5.1.1 應避免急彎,最小彎曲半徑應在10倍管徑以上;
5.1.2 與管接頭的連接處應有一段直線過渡部分,其長度不應小于管子外徑的兩倍;
5.1.3 在靜止及隨機移動時,管子本身不得扭轉變形;
5.1.4 長度過長或承受急劇振動情況下,宜將軟管用管卡夾牢,但在高壓下使用的軟管應盡量少用夾子;
5.1.5 水平安裝的軟管,當自重會引起靠近接頭部分過多變形時,必須有適當的支托或使軟管接頭部分下垂安裝,成“U”字形;
5.1.6 長度除滿足彎曲半徑和移動行程外,尚應有4%左右的余量;
5.1.7 相互間及同其它物體不得摩擦;離熱源近時必須有隔熱措施;
5.1.8 管道安裝間斷期間,各管口應嚴密封閉;
5.1.9 柱塞式液壓泵和液壓馬達的泄油管應直接回油箱,并且應和泵/馬達體上方的泄油口接通;不允許幾個泄油管合并成一個和它相同通徑的管路回油箱,也不允許把泄油管接通總回油管,但靜液傳動系統的泵/馬達和對液壓馬達(如多級調速)體內有規定壓力要求除外。
5.1.10 雙缸同步回路中兩液壓缸管道須對稱鋪設。
來源:液壓圈